云海环绕着山林、梯台怀抱着乡舍、青瓦点缀着蓝天……中国的乡村,有着独一无二的美感。然而,随着当地人生活方式的转变,一栋栋拥有悠久历史的百年老宅,慢慢被时间侵蚀,被人们遗弃。
据料载,在2000年至2010年,每天有近300个自然村在城市化的洪水中淹没,10年内消失了90万个。
如今,通过一个个乡村改造项目,使得这些“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重新焕发新生。
它们之中,不乏满足人们避世愿望的民宿与酒店,在与自然的融洽相处中,为乡村带来活力,为生活营造美好。
它们在对山脉自然形态延续的同时,也不刻意掩饰人造物对场所的微妙改动。它们是传统乡村与现代人的调试器,让体验很近,让烦恼很远。
今天,凤凰网旅游将带你走进 5 处青山绿水环抱下的乡村旅游新地标,在这些民宿或酒店中,感受生活的另一种模样。
隐秘在江南秘境里的山间民宿
宋代诗人沈晦笔下的松阳是“惟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千年以后,松阳依然是现代人的“桃花源”,这里藏着100多座古村落,被称为“最后的江南秘境”。
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让松阳成为无数都市人心中的诗与远方。看得见的乡愁,让松阳成为青年人回归乡村的选择。
在松阳县的四都乡榔树村,拥有令人惊艳的自然风光,天然去修饰地呈现中国乡村的美感。然而,近年来,不少百年老宅被遗弃在时间的洪流里。
肩负着复兴榔树村的重任,line+团队来到这里,在这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区聚落里,择一处台阶状形态的地块,启动了“松阳原舍”的项目。
2019年3月,民宿终于落成。这个位于海拔 800 多米的高山处,周围青山连绵,常年云雾缭绕的民宿,在夯土墙、垒石、原木点缀下显得古朴静谧。身处其中,远山美景可观、百年古樟为邻,透过不同的窗口,在不同的时间里,在不同的建筑高度,都是不同的风景。
由毛石砌筑的台阶拾级而上,视线在远山和背山间迂回。爬坡、仰望、转折、远眺,沉浸在设计师营造的步移景异、曲径通幽的游山之趣。
作为一间山里民宿,原舍可谓是大体量。33间客房、图书室、餐厅、恒温泳池以及其他公共区域共有2688平方米。建筑师将一层或两层的客房错落有致地散落山间,四层的公共区域则创造出一系列观景露台,建筑宛如从山中生长出来,以最轻柔地方式贴合于山地,隐现于景观。
在这里,你能感受到旧与新、自然与人工、精致与素朴以及阳刚与阴柔的平衡。没有宏大叙事的建筑空间,也没有昂贵繁复的材料做法,材料与形式的有机结合,每一栋山舍的夯土、垒石、小青瓦,是建筑材质、立面造型,更是山里的生活。
每一个层次都有不同的体验,每扇窗口外都是整幅无框山野画卷。
在这里,你可以慢下脚步,看一缕晨曦,体验榔树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的栖居方式。
高山古村落里的野奢之地
建德三都八亩丘,是杭州周边的高山古村落,近年来,因为连绵的万亩野樱花山林而蹿红。而“云漫松间”就隐藏在这海拔700多米高山之巅,在这里,你可以入梦云雾环绕的山谷秘境,还能体验建德“小川藏线”的山路十八弯自驾之趣。
“云漫松间”是由一所乡野祖屋改建的精品民宿,据说民宿原本名曰“明月松间”,意在缅怀老屋主人兵哥儿时记忆中“明月映于庭院松枝间”的景象。只可惜名字已被使用,只得改名为“云漫松间”。
2018年,民宿终于落成,设计团队改建了两间原有农舍,加建三间新屋,在保留泥墙上岁月斑驳的痕迹和特色山居外观的同时,将现代设计糅合其中。
主人兵哥的归乡之梦,在这里一点一点实现,也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游客。
山野作伴,田园为趣,无拘无束……不去打扰自然最原始的生态和本地的文化,以最恰当的姿态融入其中,“云漫松间”正是如此。曾经破败的老土房,如今成了让村民们最自豪的地方。
民宿共有12间房:枫舞、览湖、松影、探林、杏会、梵尘、樱飞......与你在山林间不期而遇。“春赏樱飞,秋看枫舞,在松间、探林趣、幸会好友,独览湖山,不忘凡尘。”人生雅趣,不外如是。
主楼是一楼是接待区,有前台、会客厅、小酒吧和容纳20多人的多功能会议室。二楼为四个带飘窗的客房,主楼右侧的两层小楼有客房三间,一层是两个大床套间,二层是览湖Loft套房。一窗一景,各自成趣。
餐厅则位于主楼前面的右侧,依山而建。随处可见老木板与粗狂的石头墙搭配出奇妙的画面,兵哥从莫干山捡回来的一块老木板做成“山野食吧”的牌匾,代表着他为开民宿在莫干山“取经”的经历,也是这里“食得天然”的缩影。
老建筑的旧时光记忆与现代人的居住品质、民宿与周围的山林鸟鸣、明月清风,在这里产生了和谐有趣的关联。
上海迪士尼附近的避世小院
上海迪士尼旁的小村子里,有一处由围合的四栋民宅和猪舍改建而成的三层精品民宿——“篱外时光的圆”。
在拥挤的魔都近郊辟一方天地,那里空气清冽、树木葱郁,拿一根鱼竿就可以出门,悠闲地度过一个下午……“篱外·时光的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木格栅之间穿插的白色机理将白色墙体与白云联系起来,似乎整个建筑都漂浮起来。高高垒砌的砖石将城市的距离拉远,留下院内一地清净。民宿一层由一面面高低错落的白墙围出小内院,庭院里放着休憩小坐的桌椅,住客可以在这静坐感受春风的和煦。
南北通透的窗景将河对岸的竹林和北边闲置绿地联系在一起,让客房暴露在更加荒野的自然中。
漫步到建筑二层,大小不一的窗洞引入室外的风景,接待室、餐厅和下沉平台视野广阔,可以看到屋外的天高云淡。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幽静天地里,你可以邀上三五好友,来一场派对狂欢或者布置一场婚礼,定下一生的誓言。
位于上海近郊却仿佛已经不在上海,在时光的圆里,让人忘记世界,只想静静看时光流淌。
陡峭的岩山上的木屋酒店
贵州大山里的深度贫困村——团结村没有典型的传统建筑形式,却拥有山、河、苍翠的景观及纯净无污染的农田。今年,坐落于陡峭的岩山上、隐秘于苍翠山林中的木屋酒店正式落成,让崇尚原始与自然的游客,能够真正感受自然之美。
十栋40平米左右的独栋木屋分布在地形陡峭而复杂的岩山上,间错着布满原始岩层,各自望向巍然大山不受打扰。木屋的外墙深色自然的质感和低调的整体形象与环境中丰茂的草丛与树林和谐共处。
三种不同几何形态的木屋点缀在岩山间,宛如“生长”在苍山之中,而直面风景的落地窗则将不同侧面的风景,呈现在你的面前。内凹的阳台,为住在其中的人制造了独揽山景的私密感。
10栋建筑,相互关联又各自区隔,保证了私密性,又不破坏社群功能。而每栋建筑都为独立客房,在保证室内舒适度的基础上将体量最小化,不过度消耗景观场地的空间,也是对自然资源的珍视。
在这里,时间、空间被彻底遗忘,只剩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进山,做个采茶人
泉州的清源山,满山都是文化,满山皆是故事。但最吸引人的,还是那山泉清澈、林木繁茂的“天然氧吧”。许多人不知道,清源山所产的茶,曾在明朝时闻名遐迩,与武夷茶齐名。“武夷之外,有泉州之清源,倘以好手制之,亦武夷亚匹。”
有人对清源茶人的故事感怀,便将山里一处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茶厂改建为“茶言观舍”,将景观、民宿、茶室融为一体,让每一位来到深山里的人,能够静心凝神,品茗、听风、听故事。
建筑依清源山地势而建,与周边生态茶田有机融合,连续起伏的坡屋面与地形呼应,淡化建筑对山体和环境的影响。而无论是茶室、客房,都融入了周边的自然元素,去掉多余的人为因素。
建筑材料就地取材,白墙,灰瓦、石块、木板、绿植等均来自当地,与自然共生。风雨廊巧妙地将新老建筑融合,又合理规划了从公共区域到客房路线,既保证私密性,又一步一景,处处惊喜。
这里一共有18间客房,每一间都有自己独立的通道和私属露台,在房间内打开窗,便可将山下景观尽收眼底。室内的风格,以留白结合禅意调性为主,躺在床上,就能透过全景玻璃窗欣赏自然之美。
请先登录再提交评论